2025-11-14 07:45:20

《盤前掃瞄-國內消息》台美關稅拚本月底敲定協議;亞幣掀競貶潮

國內消息:

1.美國政府近期可望結束史上最長的停擺利多,與AI泡沫化隱憂交雜影響投資人情緒,權王台積電13日停電,終場下跌15元收在1,460元,月線失守三個交易日,拖累加權指數連三天上演28K得而復失的戲碼。

2.台美談判進度傳出月底完成,但在外傳美方要求我投資金額介於韓日之間,引發高度關注,事實上, 我方打出的「台灣模式」牌,是以技術實力和供應鏈合作取代巨額投資承諾,與競爭對手日韓投資換關稅有著核心上的差異。

3.台美關稅談判傳將塵埃落定。據美媒報導,儘管川普政府對等關稅可能遭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台灣顧及「232條款」調查仍致力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投資美國金額可能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之間,力拚本月底前敲定協議。

4.亞洲貨幣承壓現象愈演愈烈,日圓、韓元首當其衝。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盼日本央行放緩升息,日圓兌美元聞訊貶破155日圓心理關卡,刷新9個月最低;韓元因外資拋售股票和日圓拖累,兌美元觸及1,475韓元,逼近2009年金融危機來最低價。新台幣因台股回檔且外資續匯出而走貶,兌美元一度跌破31.1元,亞幣再掀競貶潮。

5.微軟為了滿足日益高漲的AI運算需求,宣布在美國亞特蘭大興建首座號稱「AI超級工廠」的新型資料中心,採用水冷技術提高資料中心的GPU配置密度,並鋪設高速網路連接其他州的資料中心,形成龐大的分散式AI運算網絡。法人表示,CSP砸錢不手軟,台積電、緯穎、鴻海、廣達及奇鋐等可望受惠。

6.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周末旋風訪台,摩根士丹利證券指出,考量輝達尋求更多晶片產能支持,可能已促使台積電重新評估擴產規模,預期台積電有望在台灣額外新增每月2萬片的3奈米產能,2026年資本支出可望挑戰500億美元,大幅超越先前估計的430億美元,也為上游半導體設備族群形成潛在利多。

7.AI強勁需求引爆記憶體供應鏈緊繃,帶動DRAM與NAND Flash報價持續看漲,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3日出席2025資訊月開幕活動時強調,AI需求依舊火熱,集團旗下景碩IC載板需求強勁,不得不趕緊召開董事會通過擴廠案,以因應湧進的訂單需求。

8.受到銀價狂飆衝擊電感廠成本結構,積層晶片電感及磁珠啟動第一輪價格調漲,臺慶科11月起針對代理商調漲15%以上,由於磁珠廠均不堪銀價上漲負荷,第一波調漲以10~15%為共識,漲價趨勢確立,成為鉭質電容之後,被動元件漲價第二棒。

9.森崴能源13日召開重大訊息說明會,總經理胡惠森親自對外揭露離岸風電二期工程造成的百億巨額虧損,並宣布於11月30日請辭負起管理責任,由董事長郭台強暫代。這起事件不僅衝擊森崴本身財務,更凸顯台灣離岸風電現階段面臨的制度性挑戰。

10.東元13日舉行法說會,表示鎖定資料中心(IDC)商機,取單明年聚焦在台灣,美國則在2027年會較明朗,並積極擴大海外布局,持續爭取東南亞IDC商機,也啟動中東策略,建置當地銷售及服務網絡,開拓資料中心商機。

< WANTRICH 來源網頁 >
兆源官網

訪客:

兆源官網

台股追蹤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