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04:10:00
金管會第二波開放 主動多資產ETF醞釀中
為發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金管會加速開放創新投資商品。繼第一波開放主動式ETF、被動式多資產ETF後,現正研擬開放第二波更多元化商品,主動式多資產ETF也研議開放。
據了解,正研究更多元化創新商品的投信投顧公會,近期成立「另類投資委員會」,專門研究各種創新、另類投資,目標是不必到國外就有更多投資工具。
金管會去年首波開放主動式ETF、被動式多資產ETF,今年大爆發,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據證期局統計,截至10月22日已有15家送件申請,合計25檔基金,截至9月底,投信投顧業管理資產總規模達14兆3,75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兆7,468億元,壯大資產管理市場目標更進一步。
第二波醞釀中的商品,已有「掩護性買權(Covered Call)ETF」、「主動式多資產ETF」。其中,掩護性買權ETF預計開放速度會較快,主動式多資產ETF還在研議,主要是牽涉到可能會投資到許多衍生性商品或REITs等多資產,因此顧慮較多。
國內ETF種類不夠多元化,像比特幣ETF、掩護性買權ETF、主動式多資產ETF等,都須透過券商複委託才能買到,投信也不能發行,因此券商更能掌握國外各類ETF的資訊。
凱基證券「2025年第四季ETF」季報指出,全球第一檔多資產ETF2005年12月於加拿大發行上市,目前全球多資產ETF共計有341檔,資產管理規模達767.96億美元,相當具成長空間。香港、日本及台灣多資產ETF均處於初步階段,台灣今年第三季才上市首檔多資產ETF,但資產管理規模超過香港與日本。
凱基證券研究顯示,目前美國上市的多資產ETF有149檔,其中111檔為主動式,38檔是被動式,且主動式集中在動態配置有73檔,比重超過65%,其餘類型平均在十檔上下。進一步績效差異,不論統計區間為年初至今、近一年、近三年或近五年,美國市場上市的主動式多資產ETF平均年化報酬,均優於被動式多資產ETF,且平均年化報酬差距最小為0.9個百分點、最大達到2.7個百分點,代表主動式多資產ETF經由經理人適當操作,更有機會為投資人帶來較佳的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