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3 19:02:02
訂單回穩 儒鴻法說:對明年獲利成長 深具信心
布及成衣廠儒鴻(1476)13日舉行法說會;儒鴻指出,客戶下單狀況已脫離最差階段,訂單能見度已回到正常的六個月水準,整體需求正在逐步修復,對於2026年的每股盈餘成長深具信心。
根據儒鴻公布的第3季財報,前三季稅後純益39.32億元,年減20.3%,每股稅後盈餘14.33元。
儒鴻在法說會上指出,全球市場雖仍偏保守,但客戶下單狀況已脫離最差階段,訂單能見度從過去疫情後的三個月,回到正常的六個月水準,步調相對穩定。品牌與通路客戶表現差距不大,整體需求正在逐步修復。
針對關稅影響,儒鴻認為,美國消費市場雖有不確定性,但整體未見明顯惡化;客戶庫存水位目前持平偏低,預期短期內不會積極拉高庫存,有助需求維持健康節奏。
除此之外,儒鴻指出,品牌客戶的態度,正從過去的「共同分攤關稅」逐漸轉向「重新調整價格結構」。儒鴻正透過加速新產品開發來抵銷毛利率壓力。
持續擴大市場版圖,增強營運成長動能;儒鴻指出,在新客戶開發方面,公司今年已達成新客戶佔比12%至18%的目標,並將於2026年積極爭取美國一個新品牌、一個零售商,以及一個跨歐亞的新客戶。
為滿足訂單需求,產能與資本支出配置上,儒鴻表示,將「明顯提高印尼產能比重」作為未來重點,並規劃在印尼建構垂直整合的生產流程。
儒鴻已通過印尼廠擴廠計畫,投資金額8000萬美元(約新台幣24.7億元)。
儒鴻指出,明年較大的資本支出將主要用於印尼廠擴建以及新品相關機台設備投資,資金來源由自有資金與銀行借款各半。
對於今年到明年的營運展望,儒鴻「充滿挑戰,但審慎樂觀」。儒鴻指出,毛利率目標維持在28%至32%。營運核心動能則鎖定在新品創新,新產品營收貢獻已達15%至20%,不但提升毛利率,也成為公司最重要的競爭力來源。相較於擴大新客戶,儒鴻更重視讓具潛力的新產品成功導入市場。整體來說,管理層對於2026年的每股盈餘成長深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