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9 00:22:14
AI榮景只走三年而已!樂觀看待台股年底行情
撰文:張真卿
台灣8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較上月增加1分,分數為30分,燈號續呈綠燈,是今年5月以來第4顆綠燈。
景氣動向構成項目中,較上月改善的是金融面,情況轉差的是製造業銷售量。金融面因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承諾半導體業赴美投資,可豁免232條款(指1962年美國《貿易擴張法》第232條規定),加上美國聯準會(Fed)釋出降息訊號,激勵台股價量回升帶動,相關指標表現轉佳——股價指數轉呈綠燈、貨幣總計數M1B轉呈黃藍燈,都各增加1分。製造業銷售量指數則受國際產能競爭影響,由紅燈轉呈黃紅燈,減少1分。8月景氣領先指標自2月起連7個月下滑,同時指標則連續28個月上升,當前國內景氣處於穩定成長。
自今年4月起,川普推動「對等關稅」政策,不僅對產業帶來衝擊,也波及國內就業市場。台灣8月失業率3.45%,連續3個月上升,更創下近1年新高。「工時不足就業者」在8月突破12萬人,攀上今年高點,顯示不少人面臨減班休息的隱性就業困境。但此現象並非出現在所有的行業——工具機、機械業、腳踏車、五金扣件、鋼鐵和塑膠業面臨窘境;資通訊產業、半導體上下游和其協力廠商卻是持續擴產。反映在股市方面,電子類股指數過去半年緩步推升,非電子產業的指數卻是原地踏步。
台股今年的行情真是精彩萬分,年初台股在2萬3,000點上下來回震盪。到了第2季多空消息雜陳,市場不安定的因子,影響投資人的情緒。
4月5日,美國宣布對台灣課徵32%的對等關稅,台股在4月7日跳水下跌,跌出單日史上最大跌點2,065點。此時台股融資維持率快速下滑,融資追繳令萬箭齊發,散戶哀鴻遍野,血流成河,融資戶被券商斷頭或自行停損者不計其數,台股發生系統性風險,賣壓排山倒海而來。國安基金為了安定股市,在4月8日宣布進場護盤。
緊接著4月9日川普宣布對等關稅暫緩90天,市場又看到一道曙光,台股在4月10日出現報復性反彈,暴漲1,608點,創造史上單日最大漲點。投資人彷彿坐上股市的大怒神遊戲,心情七上八下。
雖然台股在今年第2季暴跌又暴漲,但電子產業在AI榮景的挹注之下,展現出成長的韌性。特別是因為AI伺服器產業的供應鏈中,材料更新和產品升級的產業,受到市場的注目,印刷電路板(PCB)、電池備援模組(BBU)、探針卡(Probe card)、高壓直流電源供應系統(HVDC)和記憶體由低點起出現輪漲格局,再加上台積電(2330)、鴻海(2317)和台達電(2308)3大權值股表現優異。此外,美股和台股連動密切,4大指數一再創新高,也激勵台股表現。
台股指數第3季一路過關斬將,看回不回,到了9月24日最高點來到2萬6,394點。半年的時間由低點1萬7,306點(2025.04.09最低點)算起,大漲逾9,000點。
單單是9月份,1個月就大漲2,000點。投資人面對台股上漲行情,由不相信到半信半疑到全然相信,投資人從4月份賠大錢,到不賺不賠,到開始賺錢,其中的滋味只有實際參與的投資人才能體會。
隨著美股和台股指數來到高點,市場開始出現雜音。近期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再度警告,美股整體估值偏高,市場過度樂觀的情緒需要降溫。市場也有人警告美國股市會重蹈2000年Y2K高科技泡沫化的歷史。
歷史告訴我們,景氣和產業的泡沫化必須具備3個特質:提前消費、過度投資和庫存過高。1990年到2000年,筆記型電腦(NB)、個人電腦(PC)和網路通訊引領全球走了10年大榮景,2000年市場擔心電腦系統裡的日期儲存方式出狀況,大家積極換電腦,儲存資料,把2021年和2022年的需求提早到1999年和1998年發生,廠商看到生意太好,大舉投資和擴產,結果到2000年需求消失,庫存過高,廠商只好殺價清庫存,接著景氣跳水,10年榮景宣告結束。
2009年到2021年,智慧型行動裝置,特別是智慧型手機,引領全球走13年大榮景。到了2020年和2021年,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爆發,居家上班、上課成為常態,手機、平板和網通設備銷售量暴衝,大家把未來3年的需求,提前消費,廠商看到生意太好,大舉投資和擴產,隨著疫情趨緩,到2022年,需求消失,庫存過高,廠商只好殺價清庫存,接著景氣跳水,13年榮景宣告結束。
而對於由2023年開始的AI產業榮景來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提前消費、過度投資和庫存過高的現象。通常這樣的產業大榮景,少則7年,長則13年,況且這波榮景只走了3年,還有很漫長的路要走。
近期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表示,今年以來,多國大手筆投資AI資料中心建設,打造主權AI已成為世界各國必要的行動。也有些人在討論AI泡沫化,其實言之過早。
面對第4季台股行情,10月份有多個連假,再加上過去半年以來,累積的漲幅過多,漲多拉回休息,是正常現象。接著在產業面,電子類股進入旺季,AI仍是市場主流。
在資金面,美國聯準會9月中已啟動降息循環,新台幣有升值的趨勢,台灣的貨幣供給額增加,證券劃撥存款餘額創新高。在消息面,11月份起進入財報空窗期和作夢行情。總結來看,投資人可樂觀看待年底行情。
本文獲「Smart自學網」授權轉載
延伸閱讀
▶市場預期川普政策打擊經濟,為何美股不跌?經濟學家克魯曼統整3因素釋疑
▶怕買太高、跌太深,不敢進場…艾蜜莉分享:用景氣燈號找方向,沒大賺卻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