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31 22:55:20

台股穩定配息,美股追求高成長!15檔台美半導體ETF 股息、價差兩頭賺

撰文:黃士育

全球半導體產業在2025年迎來AI驅動的成長週期,台美兩地掛牌的半導體ETF走出截然不同的路徑。

台股標的聚焦台積電(2330)與聯發科(2454);美股標的投資輝達(Nvidia)與博通(Broadcom)等AI晶片龍頭,著重全球布局。兩者風險報酬特性迥異,該如何選擇?本文剖析台美半導體ETF的結構與報酬特性,讓投資人能在穩定配息與高成長間找到最適配置策略。

台股目前有8檔半導體ETF,5檔追蹤台股標的、3檔追蹤美股標的。投資人可依需求選擇。

台灣本土半導體ETF共有5檔(見表1),最大差異在於台積電權重與配息策略,直接影響報酬表現與現金流。

中信關鍵半導體(00891)採取聯發科(占18.4%)與台積電(占25.7%)雙軸策略,打破台積電獨大格局。富邦台灣半導體(00892)與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則採取台積電高權重策略,前者配置比例29.5%並依毛利率與資產效率挑選獲利強勢股,後者完全依市值加權,這兩檔在台積電上漲時表現較佳,但集中度風險相對較高。

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選股同時考量股利率與配息能力,適合追求配息的投資人。兆豐台灣晶圓製造(00913)專注晶圓製造環節,但費用率高、流動性較為不足。

整體而言,台股半導體ETF的優勢在於無匯率風險與較高配息收益,劣勢則是地理集中風險、台海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權重稀釋可能削弱龍頭股的上漲貢獻。

在台灣掛牌但投資美國或全球半導體公司的ETF共有3檔(見表2),投資人無需透過複委託或美股開戶,即可直接參與美國AI晶片龍頭的成長行情。

國泰費城半導體(00830)是台灣美股半導體ETF的首選,追蹤費城半導體指數,前10大持股包括輝達、超微半導體(AMD)與美光(MU)等科技巨頭。內扣費為台灣半導體ETF中最低,採年配息制,且未進行匯率避險,不過仍是台灣投資人以台幣參與美國AI成長的最佳管道。

兆豐洲際半導體(00911)追蹤洲際半導體指數,主要成分股與00830高度重疊,但費用率遠超00830,高費用率侵蝕投資報酬,對多數投資人而言不具優勢。

中信上游半導體(00941)是台灣唯一聚焦半導體設備與材料的ETF,持有50檔成分股,為不配息型ETF。地理配置橫跨美日荷德等7國,主要持股包括科林研發、艾司摩爾與應用材料等大廠。該檔ETF適合作為核心半導體ETF的衛星配置,分散至上游設備材料鏈,降低對單一產業環節的依賴,同時也是分散地緣政治風險的有效工具。

美股半導體ETF市場高度集中,因費城半導體指數權重聚焦AI晶片巨頭,資金湧向少數主流產品,前3大ETF就掌握逾9成市占(見表3)。

VanEck半導體ETF(SMH)管理資產達334.1億美元,是市場上規模最大的半導體ETF。僅持有26檔股票,輝達單一持股占18.81%,前十大持股合計達73.7%,採取高度集中策略。年初至今報酬率達34%。

iShares半導體ETF(SOXX)是歷史最悠久的半導體ETF,持有30至37檔股票,前十大持股僅占60%、持股權重較為均衡。今年以來報酬率為25%。Invesco PHLX半導體ETF(SOXQ)因為2021年才上市,為了保持競爭力,費用率僅0.19%,是成本敏感型投資人的最佳選擇。年初至今報酬率達29%,表現介於SMH和SOXX之間。主要劣勢在於規模和流動性。

SPDR S&P半導體ETF(XSD)採等權重配置,讓中小型晶片公司與大型龍頭獲得相同比重;Invesco半導體ETF(PSI)以5大因子(價格動能、盈餘動能、品質、管理行動與價值)建構智慧選股機制;First Trust Nasdaq半導體ETF(FTXL)則採基本面加權,透過波動率因子降低回檔風險。這3檔ETF今年報酬率約27%至29%,雖不及SMH,但較適合追求多元分散配置的投資人。

VanEck無晶圓廠半導體ETF(SMHX)聚焦晶片設計公司,排除晶圓代工與設備製造商。成分股僅23檔,集中於具高研發與智慧財產優勢的企業,如新思科技(Synopsys,美股代號SNPS)與Astera Labs(美股代號ALAB)。今年以來報酬約28%,適合看好無廠商業模式、重視分散配置的投資人。

更多內容請鎖定2025年11月號《Money錢》

< MONEYNEW 來源網頁 >
兆源官網

訪客:

兆源官網

台股追蹤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