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5 15:00:00
中國「醜萌」神話破滅?泡泡瑪特股價盤中暴跌9%,專家警告:過度依賴單一IP,Labubu退燒就完蛋
以「盲盒」和潮流玩具風靡全球的中國公司泡泡瑪特(Pop Mart),在經歷了上半年的驚人漲勢後,15日於香港交易所遭遇重挫,股價盤中一度暴跌近9%,創下自今年4月以來最大的單日跌幅。市場分析普遍認為,這波賣壓源於投資人對其核心產品「Labubu」系列熱潮可能退燒的擔憂,以及對公司未來成長動能的疑慮。
泡泡瑪特的崛起一度被視為中國本土設計與潮流文化輸出國際的成功典範,然而如何在快速變化的市場中,維持品牌的吸引力並創造可持續的成長,將是這家玩具巨頭接下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泡泡瑪特股價週一早盤大幅走低,儘管隨後跌幅收窄至約7%,但自上週一以來,其股價累計跌幅已超過10%。這波修正也讓泡泡瑪特的市值從8月26日的歷史高點蒸發了近13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4160億元),相當於其總市值的四分之一。儘管近期股價回檔,泡泡瑪特今年以來的漲幅依然超過180%,使其成為全球最具價值的玩具公司之一,市值甚至一度超越美國兩大玩具巨頭孩之寶(Hasbro)和美泰兒(Mattel)的總和。
成也Labubu,敗也Labubu?
泡泡瑪特近年來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名為「Labubu」的角色。這隻長著尖牙、外表「醜萌」的精靈,憑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設計感,迅速擄獲了全球消費者的心,甚至吸引了包括足球金童貝克漢(David Beckham)、流行天后蕾哈娜(Rihanna)、南韓天團BLACKPINK成員Lisa等名人的青睞與加持,使其在全球社群媒體上掀起了一股收藏與分享的狂熱。
然而華爾街的分析師已經開始警告,過度依賴單一IP(智慧財產權)的成功,可能使公司面臨潮流退去的風險。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 & Co.)在最新的報告中,便將泡泡瑪特的評級從「增持」下調至「中性」,並將其2026年12月的目標價下調25%至300港元。
摩根大通分析師Kevin Yin在報告中指出:「我們認為,目前的估值已經完美反映了所有利多,任何微小的基本面失誤或負面媒體報導(例如二手轉售價格下跌和第三方授權問題),都可能導致股價表現不佳。」
市場狂熱正在降溫
種種跡象顯示,圍繞著Labubu的市場狂熱正出現降溫。《彭博新聞》(Bloomberg News)指出,在中國的二手交易市場上,Labubu系列公仔曾經高昂的溢價正在縮小,這被視為市場需求減弱的早期信號;《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指出,泡泡瑪特股價大跌,是自川普在4月宣布「解放日」關稅以來最慘重的一次盤中跌幅,凸顯了市場情緒的脆弱。
泡泡瑪特在今年稍早因為Labubu在亞洲市場引發的瘋潮,股價一度翻了四倍,並在本月成功被納入香港恆生指數和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然而,在納入指數後,股價卻出現了明顯的回落,12個月預期本益比仍高達近23倍。
分析師指出,泡泡瑪特需要持續不斷地推出能夠引爆市場的新角色,才能支撐其高昂的估值。儘管公司計劃在聖誕節前發布Labubu的動畫和新版本,並尋求推出互動式玩具,但摩根大通認為,這些潛在催化劑的「能見度很低」。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給予泡泡瑪特「買入」評級的分析師比例已降至91%,為一年來的最低水準,顯示專業投資機構的看法正趨於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