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2 22:47:08
AI芯片對華出口“有條件解封” 美銀高呼英偉達(NVDA.US)與AMD(AMD.US)獲“重大增量利好”
智通財經APP獲悉,來自華爾街金融巨頭美國銀行(BofA)的股票分析師團隊在美國兩大芯片巨頭——英偉達與AMD同意將中國市場AI芯片整體營收的15%上繳美國政府以換取出口至中國的AI芯片許可證後,維持對於英偉達(NVDA.US)與AMD(AMD.US)股票的“買入”這一最樂觀看漲評級,未來12個月的目標股價則繼續維持220美元以及200美元。截至週一美股收盤,英偉達與AMD股價分別收於182.06美元與172.28美元。
隨着8月以來英偉達、博通以及AMD等與AI芯片密切相關聯的半導體巨頭股價強勢上漲且不斷創下新高,以及孫正義掌舵的這家斥巨資押注AI浪潮的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 Corp.)股價漲勢如虹且屢創歷史新高,意味着以AI算力硬件爲核心的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浪潮愈發洶湧。
全球持續井噴式擴張的AI算力需求,加之美國政府主導的AI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愈發龐大,並且科技巨頭們不斷斥巨資投入建設大型數據中心,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對於長期鍾情於英偉達以及AI算力產業鏈的投資者們來說,席捲全球的“AI信仰”對於算力領軍者們的股價“超級催化”遠未完結,他們押注臺積電與英偉達所主導的AI算力產業鏈公司的股價將繼續演繹“牛市曲線”。
在華爾街投資巨鱷Loop
Capital以及Wedbush看來,以AI算力硬件爲核心的全球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投資浪潮遠遠未完結,現在僅僅處於開端,在前所未有的“AI算力需求風暴”推動之下,這一輪AI投資浪潮規模有望高達2萬億美元。Wedbush分析團隊在研報中重點提到:“我們始終持極度樂觀觀點,認爲投資者們仍低估了未來三年全球企業和政府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及應用方面將投入的2萬億美元所帶來的超級增長浪潮。”
華爾街知名投資機構Loop Capital近期發佈研報稱,英偉達的市值可能在不久後將達到 6
萬億美元,受益於長期持續的全球AI基建軍備競賽。該機構將英偉達的目標股價從175美元大幅上調至 250 美元。意味着在Loop
Capital看來英偉達市值將升破5萬億美元市值,達到約6萬億美元市值的歷史最高點位。
Loop
Capital在研報中寫道:“我們的研究表明,我們正在進入人工智能應用的下一波‘黃金浪潮’,而英偉達仍然處於下一波需求遠遠強於預期的重要階段的最前端。”該機構預測,到2028年,全球雲計算巨頭+科技型企業+主權AI在以英偉達AI
GPU爲核心的算力基礎設施上累計支出大概在2萬億美元。
美銀堅定看好英偉達與AMD
由Vivek
Arya領導的美銀半導體行業分析師們寫道:“據媒體報道,作爲15%的罰金交換,美國政府願意允許英偉達/AMD向中國市場出貨特定的AI芯片(H20/MI308)。我們認爲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增量利好。”“核心邏輯在於——英偉達/AMD
很可能擁有足夠的定價權來抵消一部分的15%罰金;兩家芯片巨頭可以動用部分此前計提減值的庫存,即使承擔15%的罰金也能實現一大部分毛利回收;而中國市場的恢復則維持了最初與極其重要的中國AI算力生態系統相互成就的目標,並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中國國內的競爭對手們。”
不過,分析師們也指出,他們尚不會將中國視爲可持續的美國芯片巨頭鉅額營收來源,主要的原因在於——尚不清楚美國政府是否會在明年繼續給予AI芯片出口批准;此外,重啓用於生產更多AI芯片的供應鏈可能需要8到9個月,這將導致2026年上半年在中國市場出現缺口,導致一些國內算力競爭對手搶佔部分份額;以及快速演進的AI算力基礎設施格局可能會降低某些中國客戶的需求。
美銀分析師Arya及其分析團隊表示:“我們維持對於英偉達、AMD
的強勁增長盈利預測不變,但行業討論顯示,兩家公司很可能至少會嘗試徹底收回其近期減記的金額(英偉達透露的減記約爲45億美元,AMD減記約爲8億美元),即便他們不得不向美國政府(USG)支付15%的罰金。”
週一,來自另一華爾街投資機構伯恩斯坦的半導體分析師團隊表示,華爾街普遍不認可美國政府展現出的收取芯片出口懲罰金這一先例,但也承認“拿到85%總比0%要好得多。”
相對於英偉達上一代AI GPU——H100,H20在“人工智能訓練(尤其多卡並行)”上的綜合性能可謂弱得多——多家半導體研究報告稱其流式處理器/SM
數被大幅削減、綜合算力較滿血版本的H100 下降,且互聯帶寬不及 H100,因此大規模並行訓練吞吐會明顯落後。
但在“AI推理”這一對於千億級參數AI大模型運行而言至關重要的領域方面,多份技術/券商研報分析指出H20 被英偉達刻意做了“推理優化”:在若干 LLM
場景裏,單卡推理吞吐可與H100持平,甚至高出大約20%(取決於模型/批量/KV緩存策略),而訓練性能則被H100與上一代閹割版H800吊打。中國AI算力基礎設施市場當前推理側需求可謂高增,英偉達獨有的CUDA生態系統以及H20的單卡推理效率/吞吐與整體推理集羣成本可獲得性組合,使其在中國市場的超大規模AI推理工作負載方面具備難以替代的優勢。
英特爾仍未熬過至暗時刻
對於服務器CPU市場份額被AMD不斷蠶食,在AMD與英偉達雙重夾擊之下AI芯片市場份額幾乎爲零的芯片製造商英特爾,美國銀行繼續維持對美國老牌芯片巨頭英特爾(INTC.US)的“中性”評級,目標價則繼續維持在僅僅25美元。
該機構的分析師團隊稱,市場聚光燈正照向英特爾管理層,該公司有機會“展示其對美國科技生態系統長期戰略重要性”,“儘管特朗普與英特爾的管理層此次會面很可能對於公司所處的異常艱難的競爭地位,以及對於面臨臺積電強大競爭優勢之下的芯片代工業務長期低迷無任何實質的影響。”
週一,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表示,英特爾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的成功故事“令人驚歎”,就在不到一週前,他甚至呼籲這位新任CEO辭職。
分析師Arya 及其團隊指出:“我們對人事問題不予置評,但我們認爲這些問題轉移了人們對英特爾尚未解決的核心業務挑戰的關注。”
美銀分析師們在研究報告中提到——儘管芯片設計商們需要擁有前沿代工業務選項,但英特爾的18A(或14A)先進芯片製造工藝缺乏獨立驗證/背書;另外則是缺乏AI芯片戰略,以及持續的重組動盪;以及在可能已增長乏力的
x86 PC/服務器中央處理器(CPU)市場中,面對來自AMD和雲計算巨頭們自研ARM架構服務器CPU的異常激烈競爭。
美銀分析師們表示:“英特爾的異常低估值、重組潛力以及在美國的稀缺性支撐了我們的‘中性’評級,但在我們看來,在覈心業務挑戰得到徹底解決之前,很難看到新一輪可持續的股價反彈——無論與管理層相關的新聞如何。”
2025-2026年全球芯片需求有望持續擴張
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近日公佈的最新半導體行業展望數據顯示,全球芯片需求復甦有望在2025年至2026年繼續上演,並且自2022年末期以來需求持續疲軟的模擬芯片有望踏入強勁復甦曲線。
WSTS預計繼2024年強勁反彈之後,2025年全球半導體市場將增長11.2%,總價值將達到7009億美元,主要得益於AI
GPU主導的邏輯芯片領域以及HBM與企業級數據中心NAND主導的存儲領域持續強勁的勢頭,預計這兩個領域都將實現強勁的兩位數增長,這得益於人工智能推理系統、雲計算基礎設施和最前沿消費電子等領域的持續強勁擴張需求。
WSTS
預測全球半導體市場到2026年將在2025年強勁復甦的基礎之上增長8.5%,達到7607億美元,該機構預計增長將廣泛存在於各個地區和包括模擬芯片、MCU在內的廣泛芯片產品類別中。其中預計存儲芯片將再次引領增長,邏輯和模擬芯片也將大幅貢獻。